**成语解释**:胸有成竹比喻在做某事前已有了细致的计划和把握,做起来信心十足。 **典故**:这个成语源自宋代文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形容他的好友文与可画竹子时,心中早已构想好了竹子的形象,因此下笔流畅自如,仿佛竹子早已在胸中。后人就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做事前的充分准备。 **近义词**: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心中有策、驾轻就熟、筹划周密。 **反义词**:手足无措、茫然无措、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造句示范**: 1. 考试前我已经复习了几遍,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 2. 他胸有成竹地走到台上,自信地开始了演讲。 3. 尽管会议提出问题很多,但他胸有成竹,一一解答得很清楚。 4. 双方谈判前,公司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显然胸有成竹。 5. 他对明天的面试非常自信,胸有成竹地表示自己能轻松通过。 **总结**:“胸有成竹”一词告诉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4-24 20:06:25,Processed in 0.11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