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1170 x 80,联系站长!

全站动态

今日:2  |  文章:389
最新文章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偶然的机会,结果一无所获。 典故:源自《韩非子》。古时有个农夫,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不再耕种,整天守着树桩等兔子,最终田地荒芜,再也没等到第二只兔子。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白日做梦、侥幸心理、袖手旁观。 反义词:勤能补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未雨绸缪。 造句示范: 1. 他总想中彩票发财,简直是守株待兔。 2. 学习没有捷径,守株待兔只会耽误时间。 3. 与其守株待兔等机会,不如主动投简历找工作。 4. 商家不能守株待兔,要多做宣传吸引顾客。 5. 球队如果守株待兔等待对手失误,肯定赢不了比赛。 总结:守株待兔警示我们,成功需要主动争取,依赖运气终将一事无成。
 
成语    07:07:15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的意思是在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损失扩大。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庄辛劝谏楚襄王远离小人,但未被采纳。后来楚国被秦国攻打,损失惨重。楚襄王后悔不已,庄辛安慰他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丢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近义词**:及时止损、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悔过自新。 **反义词**:执迷不悟、一错再错、覆水难收、积重难返、不可救药。 **造句示范**: 1. 虽然考试没考好,但亡羊补牢,现在还来得及复习。 2. 他的公司因管理不当亏损,幸好他及时亡羊补牢,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3. 发现手机中毒后,他立刻亡羊补牢,下载了杀毒软件。 4. 朋友劝他戒烟,他终于决定亡羊补牢,开始锻炼身体。 5. 父母教育孩子要亡羊补牢,从小培养好习惯。 **总结**: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错后及时改正比一味后悔更有意义。
 
成语    03:07:09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继续受损失。 典故:古代有个农夫发现羊圈破了,羊被狼叼走。邻居劝他修羊圈,他起初不理会,后损失更多才动手。虽然晚了,但避免了更大损失。 近义词:补救及时、为时不晚、止损善后。 反义词:不思悔改、放任自流、积重难返。 造句示范: 1. 他考试没考好,后悔没复习,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2. 工厂发现设备问题,立刻停产维修,算是亡羊补牢。 3. 她熬夜影响健康,现在开始早睡,真是亡羊补牢。 4. 公司丢了大客户,亡羊补牢改进服务,留住了其他客户。 5. 孩子撒谎后,父母及时教育,亡羊补牢意义重大。 总结: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错后及时改正是一种智慧,永远不嫌晚。
 
成语    2025-03-26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破坏原有的效果。 典故:战国时,楚国一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喝酒。一人早早画完,见别人未完成,又给蛇添上脚,结果被嘲笑“蛇本无足”,反而输了比赛。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反义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言简意赅、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造句示范:1. 报告已经写得很完美,再加图表反而画蛇添足。2. 他帮倒忙的样子真是画蛇添足。3. 只需简单说明,不必画蛇添足地解释。4. 礼物包装太繁琐,显得画蛇添足。5. 他的表演本来自然,加夸张动作后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告诫我们做事要把握分寸,多未必好,适度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成语    2025-03-26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了羊以后赶紧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后及时补救,防止继续受损。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从前有个农夫,羊圈破了,丢了几只羊。邻居劝他修羊圈,他却觉得羊已经丢了,修也无用。后来他又丢了几只羊,这才后悔没听劝告,赶紧补好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近义词**:及时补救、为时不晚、痛改前非、知错就改。 **反义词**:执迷不悟、一错再错、放任自流、覆水难收。 **造句示范**: 1. 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没关系,亡羊补牢,下次努力就好。 2. 他熬夜得了黑眼圈,现在早睡早起,真是亡羊补牢。 3. 公司发现漏洞后迅速改进,亡羊补牢,避免了更大损失。 4. 别为弄脏衣服懊恼,亡羊补牢,马上洗干净就行。 5. 她误删文件后马上找备份,亡羊补牢,幸好没耽误工作。 **总结**: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改正,避免损失扩大。
 
成语    2025-03-26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不如不做。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几个人比赛画蛇,先画完的人可以喝酒。一人画得最快,觉得无聊,又给蛇添上脚,结果输了比赛。因为蛇本来无脚,添脚反而弄巧成拙。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徒劳无功、适得其反。 反义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可而止、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造句示范: 1. 你已经在报告中写清楚了重点,再补充更多细节反而画蛇添足。 2. 这束花已经很美,再加装饰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3. 他幽默的演讲恰到好处,再夸张就画蛇添足了。 4. 聚会安排得很周到,临时增加活动可能画蛇添足。 5. 穿西装参加会议很得体,戴太多配饰反而画蛇添足。 总结:成语“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把握分寸,避免过度修饰或多余行动,才能事半功倍。
 
成语    2025-03-26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比喻不必要的行动反而坏事。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有人比赛画蛇,先画完的人得意忘形,又给蛇添上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徒劳无功,过犹不及。 反义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恰如其分。 造句示范:1. 这份报告已经很完整,再添加内容反而画蛇添足。2. 她给蛋糕装饰太多,有点画蛇添足。3. 他本想帮忙,结果画蛇添足把事情搞砸了。4. 演讲时啰嗦赘述,简直是画蛇添足。5. 画蛇添足的行为往往让人后悔。 总结: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多余的行动。
 
成语    2025-03-26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意思是丢失了羊后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及时补救,防止损失扩大。 **典故**: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牧羊人发现羊丢了,原来是羊圈破了。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却不在意。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他这才动手修补羊圈。虽然羊已经丢了,但及时修补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近义词**:知错就改、及时止损、防微杜渐 **反义词**:一错再错、执迷不悟、掩耳盗铃 **造句示范**: 1. 这次考试没考好,但他马上制定了学习计划,真是亡羊补牢。 2. 公司发现产品有问题后立刻召回,这是亡羊补牢的做法。 3. 妈妈提醒我下雨带伞,我没听,结果淋湿了,下次一定亡羊补牢。 4. 污染环境后再治理,不如当初就亡羊补牢。 5. 知道熬夜伤身后,他开始早睡,算是亡羊补牢。 **总结**: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错后要及时改正,避免更大的损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成语    2025-03-25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有几个人分一壶酒。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完谁喝酒。一人很快画完,见别人未完成,又给蛇添上四只脚。结果另一人画完蛇,夺过酒壶说:“蛇本无足,你多此一举。”于是喝酒的人反而不是他。 近义词:多此一举、节外生枝、弄巧成拙、徒劳无功。 反义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造句示范: 1. 他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你再强调就是画蛇添足。 2. 这篇文章结尾再加一段反而画蛇添足,不如删掉。 3. 她给蛋糕装饰了太多糖果,真是画蛇添足。 4. 会议总结点到即可,不必画蛇添足地重复。 5. 设计师在简洁的 logo 上加花纹,简直是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告诫我们做事要把握好分寸,多余的行动可能适得其反。
 
成语    2025-03-25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比喻不必要的行动反而坏了事情。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有人赏赐门客一壶酒。门客们约定谁先画完蛇,谁就能喝酒。一人很快画完,见其他人还未完成,便给蛇添上脚,结果被嘲笑蛇本无脚,因此失去喝酒的资格。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徒劳无功、适得其反 **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锦上添花、简明扼要、事半功倍 **造句示范**: 1. 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再重复就是画蛇添足。 2. 这件衣服设计简约,加太多装饰反而画蛇添足。 3. 他本来能赢,却因最后一球失误,真是画蛇添足。 4. 报告本来很完整,硬加内容显得画蛇添足。 5. 她煮汤时盐放多了,再加调料简直是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多余的努力可能适得其反。
 
成语    2025-03-25

望梅止渴

成语解释:望梅止渴原意是想象看到梅子就能解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三国时期,曹操率军行军途中,士兵口渴难耐。曹操谎称前方有梅林,梅子酸甜可口。士兵们听后,嘴里生出唾液,暂时缓解了口渴,继续前进。 近义词:画饼充饥,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空中楼阁。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行胜于言,务实求真。 造句示范: 1. 他每天熬夜玩游戏,却幻想考试能及格,简直是望梅止渴。 2. 老板总承诺加薪,但从未兑现,员工们觉得这只是望梅止渴。 3. 不努力学习,光想着靠运气考上好大学,无异于望梅止渴。 4. 政府空谈环保政策却不行动,百姓认为这是在望梅止渴。 5. 与其望梅止渴地幻想中彩票,不如踏实工作赚点钱。 总结:望梅止渴提醒我们,空想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实际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成语    2025-03-25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抱侥幸心理希望意外收获。 典故:出自《韩非子》。宋国一农夫曾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于是每天守在树桩边等待,结果荒废农事,再无收获。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侥幸心理、空中楼阁、缘木求鱼。 反义词:自力更生、勤能补拙、脚踏实地、未雨绸缪、主动出击。 造句示范: 1. 学习要靠勤奋,守株待兔只会成绩倒退。 2. 他幻想中彩票致富,简直是守株待兔。 3. 工作中不能守株待兔,机会需要主动争取。 4. 与其守株待兔等客户上门,不如多出去宣传。 5. 成功没有捷径,守株待兔的心态要不得。 总结:守株待兔警示人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是正途。
 
成语    2025-03-25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 画蛇添足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比喻不必要的举动。 **典故:** 古代楚国有人赏酒给门客,大家约定画蛇比赛,先画完者喝酒。一人最先画完,见别人未完成,便给蛇添上脚,结果被嘲笑:“蛇本无足,你画错了!”最终失去喝酒的机会。 **近义词:** 多此一举,徒劳无功,弄巧成拙。 **反义词:** 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简明扼要。 **造句示范:** 1. 这件衣服已经设计完美,再加装饰反而画蛇添足。2. 他的演讲太啰嗦,结束时又重复了开头,真是画蛇添足。3.客户提出了后期修改占50%,如果现在改很多很可能画蛇添足产生负效果。4.给流浪狗送食物本身是善举,但非要用塑料袋捆一大块粘连喂可就画蛇添足了。5.亲戚每个月都会掏家一样的钱转圈式还礼恭贺开学录取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显磕诚刺也就快五年几年画边见外显累来受趣的现成误解大家感觉凡事过高频营闷造成真心用助反休见对方持续就谱以场里。 **总结:** 画蛇添足告诫人们做事要把握分寸,懂得适可而止以免适得其反。
 
成语    2025-03-25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有人赏酒给门客,约定谁先画好蛇就能喝酒。一人很快画完,见别人未完成,又给蛇添上脚,结果被嘲笑“蛇本无足”,最终丢了酒。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徒劳无功 **反义词**: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宁缺毋滥 **造句示范**: 1. 文章已很完美,你再修改反而画蛇添足。 2. 他非要给蛋糕加糖霜,结果甜得画蛇添足。 3. 领导明确要求简洁,你写长篇报告就是画蛇添足。 4. 这幅画色彩刚好,再添一笔怕画蛇添足。 5. 他帮忙整理文件,却打乱顺序,真是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事需把握分寸,过度反而坏事,简洁才是智慧。
 
成语    2025-03-24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有人分酒,约定谁先画好蛇谁喝酒。一人画得很快,自以为领先,又在蛇上加脚,结果被嘲笑,因为蛇本无足。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节外生枝、徒劳无功。 **反义词**: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简明扼要、量力而行、水到渠成。 **造句示范**: 1. 这篇作文写得很好,最后加的那段反而画蛇添足。 2. 她的妆容已经很完美,再涂腮红就是画蛇添足。 3. 案子本来解决了,他偏要多说一句,真是画蛇添足。 4. 送礼物只要心意到就行,过度包装反而画蛇添足。 5. 领导讲话简洁有力,不必画蛇添足地补充。 **总结**: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避免多余举动才能事半功倍。
 
成语    2025-03-24

成语名称: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之后,赶紧修补羊圈,防止更多的羊逃走。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防止损失扩大。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战国时期,楚国的庄辛劝谏楚襄王要以国事为重,但楚襄王不听。后来楚国被秦国打败,丢失了大片土地。楚襄王后悔莫及,庄辛告诉他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虽然出了问题,但只要及时补救还不晚。 **近义词** 及时止损、知错就改、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补救得当 **反义词** 不可救药、积重难返、饮鸩止渴、泥足深陷、自暴自弃 **造句示范** 1. 他没按时完成作业,赶紧亡羊补牢,熬夜完成了。 2. 这次考试没考好,她决定亡羊补牢,加强复习。 3. 公司发现产品有问题后,立刻采取措施亡羊补牢,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4. 教练在比赛中途调整战术,亡羊补牢,最终扭转了局面。 5. 他说错话后,马上道歉,体现了亡羊补牢的态度。 **总结** 亡羊补牢启示我们,问题和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改正,以防损失扩大。
 
成语    2025-03-24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不思进取、只靠侥幸机会或运气来获取成果的人。意思是指在树干旁等待兔子撞死,比喻抱有侥幸心理而不主动行动。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五蠹》中的一个故事。古时农夫偶见一只兔子撞树而亡,于是便天天守在树旁,等待再次发生类似的好事。结果兔子没等来,田地也荒废了。由此可见,守株待兔这一做法只会浪费时间,不利于成就事业。 与守株待兔意思相似的成语有:坐以待毙、刻舟求剑、闭门造车。相反意思的成语则有: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随机应变。 造句举例: 1. 他不应该守株待兔,而是抓紧时间找工作。 2. 守株待兔这样的做法不会帮助他在比赛中获胜。 3. 新时代的青年不能懒散地守株待兔,必须自己去奋斗。 4. 守株待兔这样的态度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立足。 5. 李经理一改往日的守株待兔作风,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总结起来,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做事应积极主动、敢于实践,不思进取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机会。
 
成语    2025-03-24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意为在关键或精彩之处加上一笔,使整体更加生动、完美。比喻在创作或做事时,通过增加关键细节或精彩内容,使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典故: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传说南朝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出眼睛。有人问他为何不给龙点睛,他答:“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人们不信,他无奈加了眼睛,两条龙瞬间腾空而去。从此,“画龙点睛”便流传开来。 近义词: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一针见血、精雕细琢 反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造句示范: 1. 这篇演讲稿只需再补充一句名言,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图案加上鲜艳的色彩,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3. 他设计的作品虽简单,但配上灯光效果,立刻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这段音乐的结尾部分简直是画龙点睛,让人印象深刻。 5. 她在文章结尾的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整篇文章更加深刻。 总结:画龙点睛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智慧,更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抓住关键、注重细节,才能事半功倍。
 
成语    2025-03-24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指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比喻在文章或说话中加上一两句精采的话,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典故:据说南北朝时,有位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旁人问他原因,他说如果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结果他点上眼睛后,两条龙真的破壁飞去。此后“画龙点睛”便广为流传。 近义词:点石成金 锦上添花 妙笔生花 反义词:画蛇添足 弄巧成拙 多此一举 造句示范: 1. 这篇演讲稿已经很好,但你最后添加的那句话简直是画龙点睛。 2. 老师修改作文时加了几个形容词,真是画龙点睛,让文章鲜活了起来。 3. 晚会的开幕式设计巧妙,那束烟火的点燃做出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这部电影的配乐特别好,最后一段钢琴曲堪称点睛之笔。 5. 你做的这道菜看起来普通,但淋上酱汁后真是画龙点睛。 总结:画龙点睛体现了精益求精的智慧,教会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精髓,做到事半功倍。
 
成语   10   2025-03-24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是指在画画时,点上最后关键的一笔,使作品栩栩如生。比喻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点缀,使整体更加生动或完美。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的故事。他在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上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勉强画上两条龙的眼睛,结果龙真的从墙上飞走了。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点缀关键之处,使作品更加传神。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妙笔生花、精雕细琢 反义词:画蛇添足、繁文缛节、多此一举、徒劳无功 造句示范: 1. 他在演讲结尾时的那句话,简直是画龙点睛,赢得了全场掌声。 2. 老师在讲课时用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可谓是画龙点睛,让整堂课更加有趣。 3. 这篇文章修改后,在结尾部分加了一句点题的话,效果是画龙点睛。 4. 她在设计海报时,最后加入了一支小花,真是画龙点睛,画面变得非常精致。 5. 这次的广告创意很棒,特别是最后的结尾画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结:画龙点睛强调在关键之处做精炼的修饰,提醒我们做事情时要抓住重点,让整体更加完美。
 
成语    2025-03-23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意思是经验丰富的人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经验的人能帮助解决问题或指明方向。 典故出自《韩非子·说林》。春秋时期,管仲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因迷路回不来,便放出几匹老马带路,果然找到了回国的路。后人用“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能解决问题。 近义词有:驾轻就熟,轻车熟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反义词有:冒冒失失,生手生脚,孤陋寡闻,徘徊不前。 造句示范:1. 他是公司的老员工,遇到难题时总能老马识途,指点迷津。2. 我们不知道怎么走,幸好有老马识途的导游带领。3. 这次项目能顺利完成,多亏了团队里老马识途的张经理。4. 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请教老师,因为她老马识途,一针见血。5. 第一次来这个城市,朋友老马识途,带我吃了地道的美食。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以及老一辈智慧的价值。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多听取有经验的人的建议,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成语   10   2025-03-23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 画龙点睛指的是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笔或一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也比喻在事物的关键处进行少量修改或补充,效果立竿见影。 **典故:** 传说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在寺庙的墙上画了一条龙,但故意不画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等他真的画上眼睛后,画中的龙果然破壁飞走,留下惊叹的众人。 **近义词:** 点石成金、锦上添花、恰到好处、别具匠心、神来之笔。 **反义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因噎废食、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造句示范:** 1. 这篇报告写得不错,但结尾如果再补充一个重要结论,简直可以“画龙点睛”。 2. 设计师为这幅画加上一抹红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 他在演讲的最后用一句名言结尾,真可谓“画龙点睛”。 4. 老师给学生的作文提出了一小处修改,结果让它焕然一新,真是“画龙点睛”。 5. 企业的广告文案中加入了一点幽默元素,立刻“画龙点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总结:** 画龙点睛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成语    2025-03-23

精卫填海

成语解释: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现在用来比喻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不轻易放弃,试图用微小的努力去改变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典故:该成语来源于《山海经》,讲述的是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它的前身是炎帝的女儿女娃,因在东海溺水而亡,化为精卫鸟。为了报复东海,精卫不断衔来西山的木石投进海中,想要填平东海。虽然东海辽阔,但她依然坚定不移地做这件事。 近义词:锲而不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永不放弃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轻言放弃、言过其行、虎头蛇尾 造句示范: 1. 他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精卫填海般坚持,最终取得了成功。 2. 她每天坚持写作,虽然进展缓慢,但有了精卫填海的精神,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3. 这些环保志愿者就像精卫填海一样,多年来在荒山上坚持种树,终于把荒山变为了森林。 4. 要办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必须要有精卫填海的决心和意志。 5. 学习外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精卫填海,不断积累知识。 总结:精卫填海教导我们,无论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总有一天会成功。
 
成语    2025-03-23

掩耳盗铃

成语解释:掩耳盗铃是一个比喻自欺欺人的成语,指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或行为,而采取了无异于掩耳盗铃的自欺之举。 典故:这个成语源自《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有个小偷想偷一口钟,但敲钟时会发出响声。于是,他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人们觉得他可笑,就用“掩耳盗铃”来形容这种行为。 近义词:自欺欺人、遮人耳目、欲盖弥彰 反义词: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实事求是 造句示范: 1. 试图隐瞒错误,就像掩耳盗铃,别人其实都看在眼里。 2. 不要掩耳盗铃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3. 有些事情说出来可能会尴尬,但掩耳盗铃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4. 他总是假装没事,其实是在掩耳盗铃,内心其实很焦虑。 5. 逃避问题的方式如同掩耳盗铃,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总结:掩耳盗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要勇于直面真相,自欺欺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成语    2025-03-23

三顾茅庐

**成语解释:** 三顾茅庐指多次登门拜访,诚心诚意地邀请某人出山或帮助自己。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曾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访。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第三次才见到他。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最终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业。 **近义词:** 屈尊相求、以诚相请、恳切邀请 **反义词:** 傲慢无礼、不屑一顾、拒之千里 **造句示范:** 1. 为了请那位教授来讲课,校长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对方。 2. 公司为了聘请这位专家,三次上门拜访,真是三顾茅庐啊。 3. 老师多次家访,终于说服了学生家长,真像三顾茅庐一样。 4. 他为了拿到这个项目的合作协议,三顾茅庐,最终成功签下合同。 5. 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诚意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总结:** 三顾茅庐体现了诚心诚意的重要性,也启示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坚持和努力,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成语   11   2025-03-23

成语:画蛇添足

### 成语解释 “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或破坏了原本完美的事物。 ### 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楚国举行祭祀时,几个仆人比赛画蛇,先画完的人可以喝酒。其中一人很快就画好了蛇,觉得时间充裕,便兴致勃勃地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脚被其他人指出是画错的,此人因此失去了喝酒的资格。 ### 近义词 多此一举、事倍功半、弄巧成拙、画虎类犬、锦上添花 ### 反义词 恰到好处、简洁明了、点到为止、画龙点睛、精益求精 ### 造句示范 1. 这篇文章已经很完美了,再添加那些多余的例子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2. 妈妈做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爸爸却坚持加过多的调料,结果成了画蛇添足。 3. 你不需要在演讲中加入太多背景细节,小心画蛇添足让听众失去兴趣。 4. 设计师把原本简约的设计改得很复杂,反而画蛇添足,失去了美感。 5. 她在朋友圈分享照片时,过度修图导致画蛇添足,大家反而觉得不自然。 ### 总结 “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适得其反。
 
成语    2025-03-22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一个象征着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能够克服巨大的困难,取得成功。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阻挡了去路,为了方便出行,他决定带领家人挖山移路。邻居嘲笑他不自量力,但愚公却说:“即使我死了,还有子孙后代,总有一天山会被移走。”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将山搬走,成全了愚公的愿望。 近义词包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反义词包括:半途而废、浅尝辄止、畏首畏尾、知难而退。 造句示范: 1.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到底。 2. 小明每天练习钢琴,他相信愚公移山的力量,总有一天能成为钢琴家。 3. 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完成。 4. 爷爷总是教导我,做事要像愚公移山一样,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5. 创业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具备愚公移山的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总结: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任何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成语    2025-03-22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原指在画龙的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现在比喻在关键处加入精妙的细节,使整体更加生动或成功。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画家张僧繇的故事。他画了四条龙却不点眼睛,旁人不解。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会飞走。众人不信,他便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结果龙真的腾空而去。 近义词有:画蛇添足、锦上添花、妙笔生花、精益求精、恰到好处。 反义词有: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造句示范: 1. 老师讲课时常在关键处举一个有趣的例子,真是画龙点睛。 2. 这场音乐会最后一段小提琴独奏,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 3. 他的演讲中引用了一句名言,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装饰新房时,挂上一幅精美的画作,为整个房间画龙点睛。 5. 写文章时,结尾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来画龙点睛,能让人印象深刻。 总结:画龙点睛教会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关键时刻的一个动作有时能改变全局。
 
成语   11   2025-03-22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的意思是在画龙的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整件事物更加生动或完美。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代张僧繇的故事。传说他在寺院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画眼睛。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只好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结果这两条龙真的腾空而去。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恰到好处,画龙点晴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造句示范: 1. 老师这个建议虽然简短,但简直是画龙点睛,让整个活动方案更加完善。 2. 他的发言十分精彩,最后几句总结更是画龙点睛,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3. 这幅画本来就很美,经过专家轻轻的点缀后,更是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小说的结尾完美地呼应了开头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在演讲中,聪明的比喻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成语画龙点睛告诉我们,做事不仅要注重整体,更要在关键处做到精雕细琢,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语   11   2025-03-22

成语:胸有成竹

**成语解释**:胸有成竹比喻在做某事前已有了细致的计划和把握,做起来信心十足。 **典故**:这个成语源自宋代文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形容他的好友文与可画竹子时,心中早已构想好了竹子的形象,因此下笔流畅自如,仿佛竹子早已在胸中。后人就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做事前的充分准备。 **近义词**: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心中有策、驾轻就熟、筹划周密。 **反义词**:手足无措、茫然无措、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造句示范**: 1. 考试前我已经复习了几遍,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 2. 他胸有成竹地走到台上,自信地开始了演讲。 3. 尽管会议提出问题很多,但他胸有成竹,一一解答得很清楚。 4. 双方谈判前,公司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显然胸有成竹。 5. 他对明天的面试非常自信,胸有成竹地表示自己能轻松通过。 **总结**:“胸有成竹”一词告诉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
 
成语   13   2025-03-22

成语:水滴石穿

成语解释:水滴石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难以想象的大事。 典故: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每天用水滴滴在石头上,别人嘲笑他,认为这是徒劳无功。然而,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石头竟然被水滴穿了一个洞。人们这才明白,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 近义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聚沙成塔 反义词:半途而废、一曝十寒、虎头蛇尾、浅尝辄止 造句示范: 1.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真是水滴石穿的成果。 2. 小明每天都坚持练字,如今字迹工整漂亮,正是水滴石穿的效果。 3. 不要小看每天进步的点点,水滴石穿,终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4. 环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水滴石穿的长期坚持。 5.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多年水滴石穿的努力得来的。 总结:水滴石穿教会我们,无论目标多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实现。
 
成语   10   2025-03-22

掩耳盗铃

成语解释:掩耳盗铃原指捂着耳朵去偷铃铛,以为别人听不到。现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无法掩盖的事情,却以为别人不知道。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故事讲的是有个人想偷别人家的铃铛,但害怕铃铛会响,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听不到声音就不会被发现。结果,他的行为反而暴露了自己。 近义词:自欺欺人,遮人耳目,瞒天过海 反义词:坦诚相待,光明正大,实事求是 造句示范: 1. 他考试作弊后用衣服盖住试卷,以为老师看不见,简直是掩耳盗铃。 2. 公司明明经营不善,他却对外宣称一切顺利,完全是掩耳盗铃的行为。 3. 小明忘了做作业,却假装在书包里找,真是掩耳盗铃,老师早就发现了。 4. 她以为戴上墨镜就不会被认出来,但大家都知道她在表演掩耳盗铃的把戏。 5. 忽略问题却不解决,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总结:掩耳盗铃提醒我们,不要用不切实际的方式逃避问题,只有正视现实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成语   14   2025-03-21

画龙点睛

成语“画龙点睛”原指画家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活灵活现的情景。现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或点出重点,使整体更加生动或完美。 典故源自南朝画家张僧繇的故事。他在墙上画了四条龙,却故意不点眼睛。旁人问他为何,他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只好点上眼睛,结果其中两条龙真的飞走了。此后,“画龙点睛”被用来形容在关键处给予精妙的处理。 近义词: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神来之笔、画龙点金、画龙添翼。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徒劳无功、败事有余。 造句示范: 1. 他在演讲的最后一段加了几个例子,真是画龙点睛,让整个内容更加生动。 2. 这款设计本来平平无奇,但设计师加了一些细节,立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3. 老师在作文末尾给我添加了一条建议,如同画龙点睛,让文章更有深度。 4. 她的发型本来很普通,但戴上了一枚精致的发夹,反而画龙点睛地提升了整体气质。 5. 这道菜最后撒上的几片香菜,简直是画龙点睛,让味道更上一层楼。 总结:“画龙点睛”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或关键动作就能让事物变得精彩绝伦,注重细节十分重要。
 
成语   14   2025-03-21

一鼓作气

**成语解释** “一鼓作气”原指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最盛。现用来比喻做事时趁着一开始的劲头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时期,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问谋士曹刿如何应战。曹刿建议:“打仗靠的是士气,敌军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旺,等到他们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我们应等敌人疲惫时再出击。”鲁军按曹刿的策略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近义词** 趁热打铁、坚持不懈、一气呵成、再接再厉、势如破竹。 **反义词** 半途而废、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停步不前、力不从心。 **造句示范** 1. 期末考试快到了,我们要一鼓作气复习完所有重点。 2. 他在运动会上跑得最快,一鼓作气冲过了终点线。 3. 写作文时要一鼓作气写下去,不然思路容易断。 4. 装修房子时,工人一鼓作气三天就完成了墙壁粉刷。 5. 她决定一鼓作气把这份工作做完,不再拖延。 **总结** “一鼓作气”提醒我们做事要抓住最佳时机,集中精力一口气完成,避免拖延和半途而废。
 
成语   13   2025-03-21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意思是只要一个人有坚定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最终一定能成功。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耿弇传》,讲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将耿弇。他曾在与敌人的战争中屡次受挫,但他始终不放弃,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决心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用“有志者事竟成”来鼓励人们要坚持自己的目标。 近义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无的放矢。 造句示范: 1. 学习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坚持不懈,有志者事竟成。 2. 小明的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他知道有志者事竟成,所以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3. 虽然创业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们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4.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妈妈总是对我说,有志者事竟成。 5. 想要学好一门语言并不容易,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总结: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只要不轻易放弃,任何事情都有希望达成。
 
成语   14   2025-03-21

愚公移山

**成语解释:** “愚公移山”形容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巨大的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典故:** 相传古代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决定带领家人挖山开路。邻居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但愚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成功。他的毅力感动了天神,天神把山移走了。 **近义词:**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精卫填海,不折不挠。 **反义词:** 半途而废,知难而退,一曝十寒,浅尝辄止,畏首畏尾。 **造句示范:** 1. 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他每天都坚持看书,真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2. 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毅力,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3. 团队为了实现目标,不怕困难,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心。 4. 科学研究需要愚公移山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5. 面对层层挑战,他像愚公移山一样,始终不放弃希望。 **总结:** “愚公移山”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行动,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
 
成语   11   2025-03-21

千钧一发

成语解释:千钧一发形容情况非常危急,就像一根头发上挂着千钧重物,随时可能断裂。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意思是用一根细线拴住千钧重物,随时可能断裂,形容情况非常危险。 近义词: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岌岌可危,生死攸关 反义词:安然无恙,稳如泰山,从容不迫,平安无事 造句示范: 1. 考试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复习,真是千钧一发。 2. 他们准备的逃生计划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派上了用场。 3. 病人急需输血,千钧一发之际,医生找到了匹配的血型。 4. 在大火蔓延前的那一瞬间,消防队员千钧一发地将所有人救出。 5. 接到了面试通知,离面试还有半个小时,千钧一发的关头他赶到了公司。 总结:千钧一发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要保持冷静和果断,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严重后果。
 
成语   10   2025-03-21

成语:井底之蛙

**成语解释:**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自己小范围内的世界,无法理解更广阔的天地。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一只青蛙住在井底,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直到一只海龟告诉它大海的广阔。青蛙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是多么有限。 **近义词:**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目光如豆、夜郎自大、鼠目寸光 **反义词:** 见多识广、博古通今、高瞻远瞩、海纳百川、眼界开阔 **造句示范:** 1. 他总是拒绝新事物,真是井底之蛙。 2. 如果不走出去看看世界,我们就成了井底之蛙。 3. 只有多读书、多学习,才不会被井底之蛙的思维束缚。 4. 亲戚家的孩子没出过远门,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是井底之蛙。 5. 你不该用井底之蛙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 **总结:** 井底之蛙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开阔视野,才能避免被狭隘的认知限制人生的可能性。
 
成语   13   2025-03-20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相传楚国有人请客,大家喝酒时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能喝酒。有个人早早画完蛇,却自以为聪明,给蛇添上脚,结果反而耽误时间,被他人抢先喝完酒。他不但没喝到酒,还成了大家的笑柄。 **近义词** 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矫揉造作、锦上添花(贬义用法) **反义词** 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简明扼要、画龙点睛 **造句示范** 1. 他的演讲本来很简短有力,却画蛇添足地加了十分钟的笑话。 2. 这道菜已经很完美了,再加调料就是画蛇添足。 3. 她在作文结尾写了太多感觉多余的话,画蛇添足反而影响整体效果。 4. 计划已经安排得细致周密,再添加细节反倒画蛇添足。 5. 艺术家在完成作品后,常常克制自己别画蛇添足,保持作品简洁有力。 **总结** “画蛇添足”提醒我们,适度而行、适可而止往往比过度修饰更有价值,多余的举动可能适得其反。
 
成语   14   2025-03-20

成语: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有害无益。 **典故**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古时楚国有一场祭祀,仆人争相喝完酒后,决定以画蛇来决定谁喝余下的酒。一人先画完,却为了显摆给蛇加了脚,结果因多此一举而失去了酒。 **近义词** 多此一举、弄巧成拙、节外生枝 **反义词** 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画龙点睛 **造句示范** 1. 小明已经很完美地完成了作业,却非要加上一些不必要的内容,真是画蛇添足。 2. 这款智能手机功能太复杂,反而是画蛇添足,让用户失去了操作的简便性。 3. 原本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多加了几个环节显得画蛇添足,反而让观众感到疲惫。 4. 这份报告如果有精简的结构就更好了,最后的详细图表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5. 明明方案已经确定,他却想加入多余的意见,结果变成了画蛇添足。 **总结** "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要因小失大,过分的修饰往往适得其反。
 
成语   10   2025-03-20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3-27 10:46:23,Processed in 0.36751 second(s).

支持原创软件,抵制盗版,共创美好明天!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