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将所有的希望或资源都押在一次尝试上,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做最后的拼搏。通常带有一些风险和不理智的色彩。 典故: “孤注一掷”源自宋代的《清异录》。宋朝兵部尚书陆秀夫在国家危亡之际,决定最后的抵抗。当时全国只剩下福州一座城池,所有资源集结于此,最终孤注一掷进行抵御。虽然胜利的希望渺茫,但此事成为后人传颂的勇敢之举,体现“孤注一掷”的奋勇初衷。 近义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破罐破摔 反义词:三思而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造句示范: 1. 当公司面临破产时,老板孤注一掷地投资了新项目。 2. 大家都知道这场比赛是小明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 3. 关键时刻,老李孤注一掷准备勇夺冠军。 4. 因为时间紧迫,她不得不孤注一掷,接受高利贷的资助。 5. 侦察员孤注一掷地潜入敌营,险些暴露身份但成功完成任务。 总结: “孤注一掷”常用来指在逆境中做出的果敢选择,往往具有冒险和拼搏的语义情境。一方面体现了勇气与决绝,另一方面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时可辨听合更多态度依据具体语境。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2-23 18:41:54,Processed in 0.11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