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指费力小,收效大。形容花费的气力小就可以得到大的效果,说明方法得当。 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意思是,一个射箭的人和制作铠甲的人相比,射箭的唯恐射不伤人,而制作铠甲的人唯恐挡不了箭,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技艺和方法。进而引出了“事半功倍”这个成语。 近义词:举一反三、以一敌百、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更符合简洁的特点。 反义词: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造句示范: 1. 她使用了事半功倍的高效学习方法,效果惊人。 2. 这个方案让我们事半功倍顺利完成了项目。 3. 这款新型机器设备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可谓事半功倍。 4. 他会利用早上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样事半功倍。 5. 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效果显著。 总结:近义词和反义词方面举例如“一举两得”等显示出高效特点的词语与之相对应,而反义词则如“事倍功半”给出了低效的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效率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更是常常被人引用在学业、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成果短时效果加倍,建议大家做事学习都要理智思考避免盲动现象推出最高端效益可体现。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2-23 18:15:15,Processed in 0.1299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