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1,1170 x 80,联系站长!

今日:2  |  文章:340

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或期望不劳而获地得到好处。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因侥幸取得一次成功就机械地重复同样行为的人。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故事讲的是古时宋国有个农夫,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等到这样的好事。结果不仅没等到兔子,还荒废了田间的劳作。 近义词包括刻舟求剑、坐享其成、错过时机、不思进取、稍纵即逝。反义词则有随机应变、积极主动、灵活应对、勤勉不懈、抓住机会。 造句示范:1. 你不要整天守株待兔,机会是要自己争取的。2. 他总是守株待兔,结果工作和生活都没什么起色。3.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制定计划去努力实现目标。4. 老师提醒我们,做学问不是守株待兔,而是要勤奋钻研。5. 投资不能靠守株待兔,必须要有合理的策略。 总结:守株待兔提示我们遇到机会和成功时要保持清醒,不能依赖运气,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关键。
 
 16   2025-03-20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是指在绘画或创作时,添加关键的一笔或巧妙的一句话,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也可比喻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性的举动。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代的张僧繇,他以画龙闻名。传说他在墙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点出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他说若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便给其中两条龙点了眼睛。刚点完,雷电大作,两条龙破壁而飞,剩下的两条没有点眼睛的则仍留在墙上。 近义词:锦上添花、一针见血、画蛇添足、妙笔生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画蛇添足、泛泛而谈、敷衍了事、无关紧要、多此一举。 造句示范:1. 他在报告中提出了这个方案,简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2. 老师最后的总结是这次讲座的画龙点睛之处。3. 这个小改动让整个设计更加完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 晚餐最后的一道甜点简直是画龙点睛,令人印象深刻。5. 他那句评论真是画龙点睛,瞬间让大家都豁然开朗。 总结:画龙点睛成语提示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精准的判断与行动,常常能使整体效果大幅提升。
 
 10   2025-03-20

成语: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指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没有必要,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必要的添加或行为。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故事说的是几个人比赛画蛇,谁画得最快谁就赢。其中一个人画完后,觉得自己时间充裕,就给蛇加了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 **近义词:** 多此一举、过犹不及、弄巧成拙、画虎类犬 **反义词:** 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简要扼要 **造句示范:** 1. 他的总结报告本来已经写得很完整了,但为了显得更全面,硬是加上了一些无关内容,真是画蛇添足。 2. 这幅画原本充满意境,可他非要补上几笔细节,反而画蛇添足,毁了整体美感。 3. 装修房子时,设计师建议说简约更好,太多的装饰反而会显得画蛇添足。 4. 她本来只要解释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却费劲讲了十几分钟,真是画蛇添足。 5. 这个计划已经非常完善了,再增加步骤只会画蛇添足,耽误进度。 **总结:**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做事要把握分寸,不必要的添加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追求适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10   2025-03-20

望梅止渴

成语解释:望梅止渴原指望着梅子解渴,比喻用空想或谎言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典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行军途中,士兵们口渴难耐。曹操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有片梅林,梅子又酸又解渴。士兵们听了,想到梅子的酸味,立刻感到口内生津,暂时缓解了饥渴。 近义词:画饼充饥、空中楼阁、自欺欺人、纸上谈兵。 反义词:实打实、立竿见影、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实求真。 造句示范: 1. 他总是用“下一份工作会更好”来望梅止渴,忽略了现在的努力。 2. 看到天气炎热,小明望着冰箱里的冰淇淋,想象它的凉意,也算望梅止渴了。 3. 老师用“努力就会成功”这句话鼓励我们,虽不能立刻见效,好歹是望梅止渴。 4. 即便股市下跌,投资者依然憧憬着未来的反弹,这是另一种望梅止渴。 5. 我们虽然梦想成为明星,但只幻想着却不行动,无异于望梅止渴。 总结:望梅止渴虽然是安慰之策,但它提醒我们美好的想象能带来短暂的动力,而最终的成功仍需务实行动。
 
 10   2025-03-20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是指在已经足够完美的事物上再多做无谓的修饰或添加,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效果。 典故:该成语出自《战国策》。楚国有人举办比赛,要求在竹片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可以得到酒。一个人快速画完蛇后,自以为领先,便在蛇身上添画了脚。结果,他因为画了多余的部分而失去了奖品。 近义词:多此一举,无的放矢,好高骛远,弄巧成拙,矫揉造作 反义词:恰到好处,画龙点睛,适可而止,恰如其分,量力而行 造句示范: 1. 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再改反而画蛇添足。 2. 他的设计本来很简洁,但后来加了一些装饰,反而让人觉得画蛇添足。 3. 做事情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画蛇添足。 4. 他的表演本来很流畅,但中间的即兴发挥反而画蛇添足。 5. 这份礼物包装已经很精美了,再加装饰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
 
 13   2025-03-19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的意思是在做事情时,多此一举,反而破坏了原本已经完美的东西。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传说古时候有一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能得到奖励。一个人画得最快,但为了炫耀自己的才能,他在已经画好的蛇身上又加了脚,最终因为画得太复杂反而输掉了比赛。 **近义词:**弄巧成拙,多此一举,徒劳无功,节外生枝。 **反义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锦上添花,简洁明了。 **造句示范:** 1. 你已经有了一份完美的报告,再添说明反而是画蛇添足了。 2. 别人送你礼物已经很好了,何必再做这么多修饰呢,不然真是画蛇添足。 3. 你已经解释清楚了,再说下去就是画蛇添足了。 4. 这道菜味道已经非常好,没必要再加这么多调味料,不然会画蛇添足。 5. 他原本已经取得好成绩,却为了更完美反而画蛇添足,结果得不偿失。 **总结:** 画蛇添足提醒我们,有时过多修饰或添加不仅无益于结果,反而会影响整体效果,适可而止才是明智之举。
 
 10   2025-03-19

成语:掩耳盗铃

成语解释: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明知事实无法掩盖,却故意装作不知道。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讲述了一个人去偷铃铛,害怕铃铛响而被抓,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也听不到。显然,这只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近义词:自欺欺人,掩鼻偷香,睁眼说瞎话。 反义词:实事求是,明察秋毫,光明磊落。 造句示范: 1. 他明明考试作弊了,却假装没发生,真是掩耳盗铃。 2. 你用这种拙劣的借口掩盖失误,和掩耳盗铃没什么区别。 3. 老板在开会时假装事情已经解决,却让更多人失望,简直是掩耳盗铃。 4. 犯了错误却不承认,反而是掩耳盗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5. 她明知道自己不该冲动发言,又掩耳盗铃般装作若无其事。 总结:掩耳盗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逃避或掩盖真相只会适得其反,唯有直面现实,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10   2025-03-19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指望侥幸成功。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故事讲述一个农夫在田里劳动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不再专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结果一无所获。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侥幸心理 反义词:自力更生、勤学苦练、努力奋斗 造句示范: 1. 考试成绩不会靠运气,守株待兔可不行。 2. 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去创造机会。 3. 老板总是守株待兔,希望员工完成所有工作。 4. 他从不为公司寻找新客户,只是守株待兔等待老客户上门。 5. 想要成功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株待兔是行不通的。 总结:守株待兔警示我们,成功不能依赖运气,而是要勤奋努力,主动争取。
 
 10   2025-03-19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给龙点上眼睛后,龙立刻变得栩栩如生。现常比喻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典故**:相传南北朝时期的画家张僧繇在寺庙墙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画眼睛。人们问他原因,他说画上眼睛后龙会飞走。大家不信,他便为其中一条龙点上眼睛,果然,龙立刻腾空而起,飞入云霄。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妙笔生花。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适得其反。 **造句示范**: 1.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简直就是画龙点睛,让整篇文章生动起来。 2. 设计师为这个LOGO添加了一抹红色,仿佛画龙点睛,效果立刻提升。 3. 演讲时,他的一个幽默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引来全场笑声。 4. 这部电影的结尾反转,完全称得上是画龙点睛,让人印象深刻。 5. 老师用一句名言总结了整节课的内容,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总结**:画龙点睛告诉我们,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恰到好处的点缀能让整体更加完美。
 
 10   2025-03-19

成语:亡羊补牢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意思是指羊丢失后,及时修补羊圈,避免再次损失。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补救,防止损失扩大。 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大臣犯了错误,楚王生气地没有及时惩罚他。后来大臣又犯错误,楚王后悔没有早作处理,于是引用“亡羊补牢”劝告自己要及时改正错误,防止再犯。 近义词包括:未雨绸缪、及时止错、迷途知返、知错就改。 反义词包括:无视过违、坐以待毙、任其发展、放任自流。 造句示范: 1. 考试没考好没关系,亡羊补牢,下次好好复习就行。 2. 他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关键机会,于是赶紧亡羊补牢,开始积极补救。 3. 防火做得不好,火灾发生后才亡羊补牢,真是有些晚了。 4. 公司财务出现问题后,领导立即采取措施亡羊补牢,及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5. 亡羊补牢虽不算太迟,但仍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总结:亡羊补牢提醒我们,犯错不可怕,但需要及时采取行动弥补,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2025-03-19

掩耳盗铃

成语解释: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却偏要自欺欺人。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古时候,有人想偷别人家的铃铛,但他知道铃铛一动就会响,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最后,他还是被抓了。 近义词:自欺欺人,一叶障目,弄巧成拙 反义词:实事求是,光明正大,坦诚相待 造句示范: 1. 他明知考试不能用手机,却还是在考场上偷看,简直是掩耳盗铃。 2. 她总是假装没看见桌上的账单,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最终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3. 明明家里人都知道他在玩游戏,他却说是学习,真是掩耳盗铃。 4. 科技公司试图掩盖客户数据泄露的事实,但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让公众更加不满。 5. 他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以为这样就能逃避责任,实际是在掩耳盗铃。 总结:掩耳盗铃提醒我们,逃避问题或自欺欺人只会导致更大的失败,诚实面对才是明智之举。
 
 11   2025-03-18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指在做事情时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典故:古代楚国有一场竞赛,规定谁先画好一条蛇就能喝酒。有人画得很快,本该获胜。但他自以为聪明,给蛇添了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因为蛇本身是没有脚的。 近义词: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白费力气,画虎类犬。 反义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妙手偶得,言简意赅。 造句示范:1. 他本已完成了报告,却因为多加了一堆无关的数据,显得画蛇添足。 2. 我们已经有了详细地图,再增加说明只会画蛇添足。 3. 她在设计时本来很有美感,结果添加了一些多余的装饰,显得画蛇添足。 4. 在公司会议中,他一番琐碎的解释直接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 5. 比赛胜利已定,此时改变策略算是画蛇添足。 总结:画蛇添足告诫我们,做事时不必过分追求完美,适当即可,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1   2025-03-18

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刻舟求剑是一个形容人思想僵化、不知变通的成语。比喻人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做法,而固执地以旧方法解决问题。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在乘船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河里。他没有立即去捞,而是在船边刻下记号,想着等船上岸后再顺着记号找剑。结果水流船移,剑早已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近义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执迷不悟、不求变通。 反义词: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与时俱进、根据实情、因地制宜。 造句示范:1.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刻舟求剑,不改陈旧观念,很难在竞争中占得优势。2. 他虽然年纪大,但从不会刻舟求剑,依然随时学习新技能。3. 企业的管理方式不应刻舟求剑,需要不断调整吸引优秀人才。4. 有些人总觉得老办法最好,一直刻舟求剑,结果错失很多机会。5. 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而不能一味地刻舟求剑。 总结:刻舟求剑提醒我们面对变化应灵活应对,不能拘泥于旧模式,学会适应,才能进步。
 
 12   2025-03-18

成语:朝三暮四

**成语解释:** 朝三暮四原指欺骗手段,后多比喻反复无常,说话或做事没有固定标准。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讲述了一个喂养猴子的人,起初给猴子早上吃三颗栗子,晚上吃四颗,猴子们不满而怒;后来他改为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猴子们便高高兴兴地接受了。故事揭示了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改变本质的道理。 **近义词:** 翻来覆去、变化无常、反复无常、改弦易辙、朝令夕改 **反义词:** 始终如一、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言而有信、一以贯之 **造句示范:** 1. 他最近做事总是朝三暮四,让大家很没安全感。 2. 这家公司朝三暮四,三天两头更换管理办法。 3. 朋友们都觉得他朝三暮四,说的话总不算数。 4. 领导和员工之间的沟通要言而有信,不要朝三暮四影响士气。 5. 他的计划从开始就朝三暮四,导致项目拖延了好几个月。 **总结:** 朝三暮四提醒我们做事要坚定如一,不可反复无常,否则会让人失去信任或导致结果不良。
 
  2025-03-18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在眼睛上点一笔,使龙栩栩如生。后来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或一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典故:相传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龙不画眼睛,他认为一画眼睛,龙便会飞走。后来有人请他画眼睛,结果龙真的腾空而起。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举足轻重,关键所在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徒劳无功 造句示范: 1. 他的建议为整个计划画龙点睛,效果立竿见影。 2. 这篇作文就差最后一句,才能算画龙点睛之笔。 3. 设计师的改动让整个产品更加出众,真是画龙点睛。 4. 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可谓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整堂课的重点。 5. 会议的总结发言画龙点睛,大家的意见也得到了统一。 总结:画龙点睛告诫我们在关键处要做足功夫,这样能使整体效果事半功倍,找到重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   2025-03-18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原指在画完龙之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或动作,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典故:相传南朝画家张僧繇在寺庙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只好点上两条龙的眼睛。结果,这两条龙果然腾空而起,飞走了。后来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关键时刻的精妙之笔。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妙笔生花 反义词: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造句示范: 1. 他在演讲最后加了一句幽默的话,就像画龙点睛,让全场笑声不断。 2. 这幅画原本很普通,但加上那几笔高光,真是画龙点睛,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3. 设计师在裙子腰间的装饰上做了细节处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老师在总结时提到一个关键例子,为整个课堂画龙点睛。 5. 这篇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一句名言,真是画龙点睛,让主题更加深刻。 总结:画龙点睛提醒我们在做事时要抓住核心,注重细节,才能在关键时刻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5-03-18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亡羊补牢的意思是指羊丢失了之后,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可以防止更大的损失。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古时候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羊圈破了,羊跑了几只。邻居提醒他赶快修补羊圈,但他说羊已经丢了,修理无用。后来羊又跑了更多,他才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再也没有丢过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后及时改正才是明智之举。 近义词:见机行事、及时止损、知错就改 反义词:不可救药、束手无策、犹豫不决 造句示范: 1. 虽然考试失利了,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他决定从今天开始努力复习。 2. 家里水管漏水,爸爸立刻修理,这真是亡羊补牢的好习惯。 3. 她后悔没早点报名学车,但现在已经报了名准备学习,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4. 领导虽然犯了个错误,但及时改正了方案,真是做到了亡羊补牢。 5. 昨天多吃的高热量食物让我决定今天开始控制饮食,希望能亡羊补牢。 总结:亡羊补牢提醒我们,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时改正并吸取教训,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2025-03-17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 画龙点睛是指在关键时刻用一个巧妙的细节或举措,使整体更加完美或生动。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内容更传神。 **典故:** 相传古代画家张僧繇画了一条龙,但没有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于是他点了眼睛,结果龙果然腾空而去,留下了深刻的传说。 **近义词:** 锦上添花、一针见血、点睛之笔、添花送燕、画龙添足。 **反义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弄巧成异。 **造句示范:** 1. 他在总结报告中加入了几个生动案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这篇小说的结尾只改动了一个字,却让人感觉画龙点睛。 3. 这幅画经过大师的润色后,果然绘龙点睛,栩栩如生。 4. 在这首诗中,两句寓情于景的描写正是画龙点睛之笔。 5. 虽然没有过多装饰,但这条项链的吊坠却为整体形象画龙点睛。 **总结:** 画龙点睛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生活中的智慧启示,提醒我们在关键处追求精益求精、做到恰到好处。
 
  2025-03-17

成语:凿壁偷光

**成语解释** 凿壁偷光的意思是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勤奋学习,努力弥补条件上的不足。这个成语表达了在逆境中依然不懈追求知识的决心。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西京杂记》。故事讲述汉朝的匡衡家境贫穷,晚上没有灯照明。为了能继续读书,他借着隔壁房子从墙壁缝隙中透出的微弱光线,努力学习。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学者。“凿壁偷光”成为了勤奋学习的代名词。 **近义词** 囊萤映雪、程门立雪、韦编三绝、悬梁刺股 **反义词** 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荒废学业、得过且过 **造句示范** 1. 他每天晚上坚持学习到深夜,甚至有“凿壁偷光”般的执着精神。 2. 虽然图书馆里安静又明亮,但她的学习态度依旧如“凿壁偷光”,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断她。 3.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不少人靠着“凿壁偷光”般的毅力,走出了贫困的困境。 4. 温故而知新,读书如同“凿壁偷光”,他人不解的努力终究会给你带来丰盛的回报。 5. 他已想象不出更简洁的自励方法了,索性将它解释为今曰所为的『凿壁偷光』计划。 **总结** “凿壁偷光”不仅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象征,更是一种不畏艰苦,持之以恒的
 
  2025-03-17

自相矛盾

**成语解释** 自相矛盾是指一个人说的话或做的事前后不一致,互相冲突,让人难以相信或无法理解。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古时候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坚硬无比,任何矛都无法刺穿;同时又夸自己的矛锋利异常,可以刺穿任何盾。周围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他顿时哑口无言,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 **近义词** 前后不一、自相抵牾、自打嘴巴、首鼠两端、言行相悖 **反义词**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首尾相应、严丝合缝、合情合理 **造句示范** 1. 他在会上说自己会节约成本,可之后又购买了昂贵的设备,真是自相矛盾。 2. 小明今天说要努力学习,明天又逃学去打游戏,这种行为让人感到自相矛盾。 3. 政府一边倡导环保,一边批准砍伐森林,这种政策显得自相矛盾。 4. 她的解释前后不一,显然是在自相矛盾。 5. 这部电影的剧情漏洞百出,很多情节都自相矛盾。 **总结** 自相矛盾的成语提醒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避免产生逻辑冲突,否则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2025-03-17

三顾茅庐

成语解释:形容诚心诚意地拜访或邀请有才能的人。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指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 典故: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卧龙诸葛亮,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业。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终于相见。诸葛亮的才识打动刘备,成就“三顾茅庐”的佳话。 近义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诚心诚意、倒屣相迎。 反义词:目中无人、盛气凌人、冷眼相待、傲慢无礼。 造句示范: 1. 为了请到这位专家,他几乎是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他。 2. 领导三顾茅庐地邀请老王担任项目负责人,可见他的重要性。 3. 这家公司为了聘请首席技术官,经历了三顾茅庐的过程。 4. 他为了请教前辈,不辞辛苦地三顾茅庐,展现了他的真诚。 5. 三顾茅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在做重要决策时。 总结:三顾茅庐告诉我们,只要有诚心和毅力,就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
 
  2025-03-17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比喻只空谈理论,而不结合实际或以书面方案解决现实问题,缺乏实践经验。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精通兵法,却在实战中惨败秦军,导致赵军元气大伤。后人以此讽刺那些只会空洞地纸上谈兵的人。 近义词:夸夸其谈、空发议论、书生之见。 反义词:知行合一、付诸实践、稳扎稳打。 **造句示范**: 1. 他只是纸上谈兵,真让他动手操作就不行了。 2. 讨论问题时,若只有纸上谈兵而无实际行动,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3. 她的创业计划写得很漂亮,但可惜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可行性。 4. 很多时候,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必须亲自试验才能真正理解。 5. 在他看来,周密的商业计划比一切都重要,然而这只是纸上谈兵,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总结:“纸上谈兵”提醒我们,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行动远比空谈更有价值。
 
  2025-03-17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丢失了羊之后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养羊人发现羊圈坏了,羊跑丢了。邻居劝他修补羊圈,但他没有及时行动。后来羊跑得更多了,他才意识到问题,赶紧把羊圈修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错事或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和补救是非常重要的。 **近义词**:及时补救,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反义词**:后悔莫及,坐以待毙,覆水难收 **造句示范**: 1. 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亡羊补牢还不算晚,接下来要更加努力。 2. 小李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但他及时调整,亡羊补牢,最终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3. 公司发现问题后立刻采取措施,真是亡羊补牢,挽回了客户信任。 4. 亡羊补牢总比一味后悔要好,这次我们就吸取教训,重新规划。 5. 妈妈常说,亡羊补牢虽然有用,但最好还是在事情发生前就做好准备。 总结来说,亡羊补牢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
 
  2025-03-16

卧薪尝胆

成语解释:卧薪尝胆指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刻苦自励、忍辱负重,形容人意志坚定、毫不懈怠。 典故:该成语源于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甘愿为奴,睡在柴草上,每日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国耻,最终成功击败吴国,报仇雪恨。 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反义词:安于现状、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坐以待毙 造句示范: 1.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日复一日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2. 公司在低谷时期卧薪尝胆,通过创新产品重新站稳了市场。 3. 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不容易,他卧薪尝胆多年才最终登上国际舞台。 4. 学习一门新的技能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5. 卧薪尝胆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他教给孩子的宝贵品质。 总结:卧薪尝胆体现了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提醒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025-03-16

杞人忧天

成语解释:杞人忧天是指毫无根据地担忧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典故: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相传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以至于寝食难安。后来,有人告诉他天地是不可能坍塌的,他这才放下心来。 近义词: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无病呻吟、杯弓蛇影 反义词:泰然自若、胸有成竹、不动声色、镇定自若 造句示范: 1. 小明总觉得明天会考试,虽然老师根本没说过,真是杞人忧天。 2. 她总是担心雨天会漏水,其实房子已经修好了,纯粹是杞人忧天。 3. 你没学过飞行,为什么担心飞机的安全?这无异于杞人忧天。 4. 父母担心孩子出门会迷路,可孩子已经长大了,真是杞人忧天。 5. 别为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困扰自己,这不是杞人忧天吗? 总结:杞人忧天提醒我们不要为不切实际的事情过度担忧,学会理性面对生活,才能减少无谓的烦恼。
 
 11   2025-03-16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是指在绘画或写作的关键处增添一点,使整体更加生动传神。比喻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完美。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传说南朝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画眼睛,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便点上了两条龙的眼睛,果然这两条龙腾空飞走了。 近义词:锦上添花,画龙点碧,点上添靥,为虎傅翼,助一臂之力。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劳而无功,添油加醋。 造句示范: 1.他的评论真是画龙点睛,整个计划一下就被拔高了。 2.这次的演讲中加入了一段艺术史,真是画龙点睛,全场被感动了。 3.设计师在原本单调无味的布景上加了一些暮色光晕,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4.老师最后的点评正是画龙点睛之处,学生们马上豁然开朗。 5.这本小说的末篇忽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历史转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结:画龙点睛抓住了关键与恰到好处的精妙,启发我们做事要达到力半功倍的效果。
 
 13   2025-03-16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不主动努力,只寄希望于侥幸获得成功。这一成语源自《韩非子·五蠹》中的故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看到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便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另一只兔子撞树,结果耽误了农活,一无所获。 近义词:坐享其成、坐等花开、不劳而获、侥幸心理、投机取巧。 反义词:勤奋努力、脚踏实地、自力更生、辛勤耕耘、积极进取。 造句示范: 1. 他总是幻想中彩票发财,真是守株待兔的典型。 2. 我们不能抱着守株待兔的心态,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3. 在职场中,守株待兔只会让你错失良机。 4. 他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成功,这种守株待兔的想法很危险。 5.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争取机会。 总结:守株待兔提醒我们,成功需要主动努力和实际行动,不能依赖侥幸。
 
  2025-03-16

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内容或作品更加生动传神。也引申为在原有基础上加上点睛之笔,使事物更加完美。 典故:相传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点,他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坚持要他点上,结果两条龙真的腾空而去。这一故事成为成语“画龙点睛”的来源。 近义词:锦上添花、恰到好处、神来之笔、匠心独运、点睛之笔。 反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牵强附会、敷衍了事、弄巧成拙。 造句示范: 1. 这段演讲的最后几句话真是画龙点睛,瞬间让气氛活跃起来。 2. 老师在他的文章结尾加了一句话,如同画龙点睛,立刻提升了文章的水平。 3. 广告设计师在文案中添加了一句幽默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 她的项链虽然很小,但戴上后却显得格外精致,真是画龙点睛。 5. 装修时,那一盏吊灯装上去后,客厅顿时显得豪华了许多,真是画龙点睛。 总结:画龙点睛启示我们在做事或创作时要抓住关键,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显著的效果,避免冗长繁杂。
 
 10   2025-03-16

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刻舟求剑的意思是比喻拘泥于固定的思维和方法,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故事中,一位楚国人乘船渡河时不慎将剑掉入水中。他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认为记号的位子可以让他找到剑。然而,船已经移动,水中的剑无法找到。这位楚国人忽视了船和水都是流动的,不符合实际情况。 近义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成不变、死板教条、画地为牢 反义词:随机应变、因事制宜、灵活变通、活学活用、察言观色 造句示范: 1. 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不能刻舟求剑,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2. 他的计划如刻舟求剑,只考虑理想情况而没有应对变化的措施。 3.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要能灵活变通,刻舟求剑的思想早已过时。 4. 一些人对待传统艺术的态度讲求神韵而不拘泥于形式,不像刻舟求剑那样僵化。 5. 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执行计划,是否随机应变也非常关键,忌讳刻舟求剑。 总结:刻舟求剑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固守成规,要学会变通和灵活应对。
 
 10   2025-03-16

画蛇添足

成语解释:画蛇添足是指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破坏了原本的成果。 典故: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楚国有一群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完谁就能喝酒。有个人画得很快,已经画完时,看到别人还没画完,就得意地在蛇身上加了几只脚,结果反而输了比赛。于是有了“画蛇添足”的典故。 近义词:弄巧成拙,多此一举,过犹不及。 反义词:恰到好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造句示范: 1. 他本来解释得很清楚,可后来又补充了一堆废话,简直是画蛇添足。 2. 这个设计方案已经很完美了,再加装饰反而画蛇添足。 3. 老师建议她不必刻意为演讲准备道具,以免画蛇添足。 4. 他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工作,却因此疏忽了健康,像画蛇添足一样自找麻烦。 5. 这个故事本来很精彩,他却画蛇添足添加了不必要的细节,让人觉得拖沓。 总结: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过度修饰或追加内容可能会破坏原本的效果,教会我们抓重点的重要性。
 
 10   2025-03-15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指望侥幸成功,或者死守狭隘经验而不思变通。 典故:故事源于《韩非子》。宋国有个农夫,偶然见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就能捡到兔子,结果荒废了农活,一无所获。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反义词: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奋发图强,随机应变。 造句示范: 1. 不要总想着守株待兔,勤奋才是成功的捷径。 2. 考试前不来复习,却指望靠运气过关,简直是守株待兔。 3.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守株待兔的经营方式注定失败。 4. 老板总守着旧项目,像守株待兔一样等待机会,结果错失了很多新市场。 5. 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抓住机遇。 总结:守株待兔告诫我们,成功需要主动行动和灵活应对,而不是依赖运气或固守旧习。
 
 11   2025-03-15

成语: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某种事物在整体中占极小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的意思是,九头牛身上的毛,完全不会因为拔了一根毛而变化。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平原君向虞卿询问如何处理一个小问题,虞卿说道:“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是以九牛之一毛喻细事也。”他的意思是,以九牛一毛作比喻,说明问题小得不值得注意。 近义词有: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无足轻重。反义词则包括:举足轻重、至关紧要、不可缺少等。 造句示范: 1. 这不过是一点小麻烦,九牛一毛而已,不值得担心。 2. 他的财富如此庞大,这点亏损简直是九牛一毛。 3. 公司损失这点钱只是九牛一毛,不会影响业绩。 4. 在这场考试中,答错这一题对我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 5. 这座花园有千朵花,摘一朵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总的来说,“九牛一毛”提醒我们,对于小事不必过分为之烦恼,大局更为重要。
 
 14   2025-03-15

百折不挠

百折不挠是一个形容人意志坚定、绝不轻易放弃的成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最终取得成功。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东汉时期的名将曹操。他在征战中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后人用“百折不挠”来形容这种不畏艰难、意志如钢的精神。 近义词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等,都表达了一种不轻易放弃的顽强精神。反义词则有半途而废、三心二意、见异思迁,这些词都是描述容易放弃或缺乏毅力的行为。 1. 在这次比赛中,小明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百折不挠,最终获得了第一名。 2. 创业的路上充满挑战,但只要百折不挠,事业一定能成功。 3. 他面对重病从不低头,百折不挠地与疾病抗争了十年。 4. 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她都百折不挠地坚持完成每一项任务。 5. 百折不挠的精神让他在疫情期间找到了新的创业机会。 百折不挠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13   2025-03-15

成语:画龙点睛

#### 成语解释 “画龙点睛”原指在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变得栩栩如生;后来比喻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内容或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 典故 相传古代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点上眼睛。旁人问他原因,他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于是张僧繇为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果然龙腾空而去。这个故事形容关键之笔让事物栩栩如生。 #### 近义词 锦上添花,点石成金,妙笔生花 #### 反义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累赘冗长 #### 造句示范 1. 他在报告的最后加了一段生动的故事,真是画龙点睛,让整个内容都鲜活起来。 2. 这幅画色彩鲜明,但那几笔细小的点缀是画龙点睛之笔。 3. 老师提醒我们写作时要注意结尾的总结,有时一句话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4. 他的演讲中引用的历史案例非常有说服力,犹如画龙点睛。 5. 装饰房间时,那盏吊灯仿佛画龙点睛般点亮了整个空间。 #### 总结 “画龙点睛”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艺术和智慧,提醒我们在关键处用心才能让事物更加完美生动。
 
 12   2025-03-15

成语: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固守经验,不思进取,期待不劳而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懒惰和依赖侥幸的心理。 成语的典故出自《韩非子》。故事讲述一个农夫偶然在田边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从此放弃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撞上来。结果,他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兔子,还荒废了田地。 近义词:一成不变、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反义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随机应变 造句示范: 1. 公司不能守株待兔,需要通过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2. 他总是守株待兔,从不主动学习新技能。 3. 面对变化的市场,经营者必须避免守株待兔的心态。 4. 守株待兔的学习方式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5. 故事中的农夫因为守株待兔,最终一无所获。 总结:“守株待兔”提醒我们,成功需要努力和行动,而不是依赖巧合和运气。
 
 13   2025-03-14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是被动等待机会或成功。常用来批评懒惰或依赖的心理。 典故:出自《韩非子》。古代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其他兔子。结果既没有等到,田地也荒废了。 近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坐以待毙、不思进取、依赖心理。 反义词:勤能补拙、力争上游、主动出击、奋发图强、自力更生。 造句示范: 1. 他总是幻想能中大奖,这简直是守株待兔的表现。 2. 学习不能守株待兔,必须付出实际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3. 她一直在等待别人的帮助,却不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真是守株待兔。 4. 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能守株待兔,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生存。 5. 有些学生不做作业,守株待兔地等着老师给出答案,这显然行不通。 总结:守株待兔告诫我们,成功需要主动争取,而不是依赖运气或偶然的机会。
 
 15   2025-03-14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之处加上一笔,使得整体更加生动或完美,通常用于形容用简洁的手法让事情达致精华的境界。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传说南朝画家张僧繇在寺庙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画眼睛。众人问他为何不画眼睛,他回答:“点上眼睛,龙就飞走了。”为了证明便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果然龙立刻腾空而去。 **近义词** 锦上添花、一针见血、点石成金 **反义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造句示范** 1. 设计师在作品的最加上了一个小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2. 文章结尾的语句简洁而有力,完全是画龙点睛。 3. 这份提案做完后,再加一些数据支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厨师在菜肴上撒了些葱花,简单却画龙点睛,使菜色更加诱人。 5. 他的那句话真是画龙点睛,让整场演讲令人印象深刻。 **总结** “画龙点睛”教会我们做事要注重关键细节,有时候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让整体更加完美。
 
 16   2025-03-14

成语:鹤立鸡群

成语解释: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众人中显得非常突出,与众不同。 典故:这个成语源自《晋书·简文帝纪》:“鹤立鸡群,奇才也。”最初用来形容简文帝司马昱的卓越才华,他在众臣子中犹如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显眼。后来,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形容才能或外貌突出的人。 近义词:独树一帜,出类拔萃,佼佼不群,卓尔不群,与众不同。 反义词:泯然众人,平平无奇,默默无闻,凡夫俗子,黯淡无光。 造句示范: 1. 在这次比赛中,她的表现鹤立鸡群,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2. 他那与众不同的品味在朋友中总是鹤立鸡群。 3. 这篇论文观点新颖,在众多文章鹤立鸡群。 4. 在新员工中,小明的学习能力鹤立鸡群,很快升为组长。 5. 她的英语口语在同学中水平最高,每次发言都鹤立鸡群。 总结:鹤立鸡群鼓励人们追求卓越,脱颖而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12   2025-03-14

成语: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 刻舟求剑比喻做事死板,不知变通,也用来形容人不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方法。 **典故:** 出自《吕氏春秋》。故事说一个人坐船过河时,不慎将剑掉入水中。他在船上刻下一个记号,认为这样就能找到剑。等船靠岸后,他按记号下水寻找,却一无所获。故事讽刺了不懂变通的愚笨行为。 **近义词:** 胶柱鼓瑟、墨守成规、守株待兔。 **反义词:** 因时制宜、随机应变、灵活变通。 **造句示范:** 1. 他总是按老办法做事,真是刻舟求剑,结果效果越来越差。 2. 科技在进步,我们不能刻舟求剑,要学会用新技术解决问题。 3. 有些人面对新问题时,依然刻舟求剑,最后只能事倍功半。 4. 他还在用几年前的计划应对今天的情况,简直刻舟求剑。 5. 老师提醒我们,解决问题要灵活,千万别刻舟求剑。 **总结:**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不能固守旧思想。
 
 13   2025-03-14

成语:画龙点睛

**成语解释** 画龙点睛是指在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关键之处加上一笔,使整体更加生动或圆满。 **典故** 传说南朝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给龙画眼睛。旁人问他为何不画眼睛,他回答:“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家不信,他只好给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结果,这两条龙真的飞上了天。这就是“画龙点睛”的由来。 **近义词** 点石成金、一语道破、关键一笔 **反义词** 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多此一举 **造句示范** 1. 他的总结发言真是画龙点睛,让整个会议内容更加清晰。 2.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节,像画龙点睛一样,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3. 设计师在最后添上的几笔颜色,就像画龙点睛,让整幅画活了。 4. 老师的点评总是能画龙点睛,让我们瞬间理解难点。 5. 这道菜的装饰装饰虽然简单,却像是画龙点睛,让菜色更加精美。 **总结** “画龙点睛”告诉我们,关键的一笔往往决定了整体的成败,做事要抓住重点,避免分散精力。
 
 14   2025-03-14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3-27 10:38:28,Processed in 0.46876 second(s).

支持原创软件,抵制盗版,共创美好明天!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