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过:超过;犹:如,像;不及:达不到。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原文是:“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与商是孔子的两位学生,子贡问孔子他们俩谁更贤能,孔子回答说,师(子张)做事过了头,商(子夏)做事不够,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不好。 近义词:物极必反、适得其反、矫枉过正、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反义词: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造句示范: 1. 他为了追求完美,结果过犹不及,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2.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过犹不及,多了反倒不好。 3. 过犹不及,是处理事情的一个大忌。 4. 教育孩子,既要细心,又要耐心,不要因急于求成而做得过犹不及。 5. 在学习上,既要有紧张有度,也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实际上“过犹不及”,学问事倍功半。 总结:过犹不及提醒人们做事要讲究适度原则,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走向极端。凡事都要把握好合适的度,否则过分的优点可能也会转变成缺点,从而导致不尽人意的结果。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2-23 11:57:58,Processed in 0.123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