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画龙点睛原指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龙时,一点龙的眼睛,龙就飞走了。比喻在关键地方加上一两笔,使内容更加生动突出,达到传神的效果。现多用来比喻在讲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精彩。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张华传》,讲的是张华在墙上画龙时,没有点眼睛,龙就不动。后来他在画上点了眼睛,龙就活了起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地方加上一两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近义词:点石成金、锦上添花、妙笔生花、一针见血 反义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徒劳无功、狗尾续貂 造句示范: 1. 老师讲解得非常详细,但在最后他的一句话让我们豁然开朗,真是画龙点睛。 2. 这幅画本来已经不错了,但艺术家在角落里加上一只小鸟,瞬间增加了趣味,真是画龙点睛。 3. 演讲者在结束时的一句精辟言论,可谓画龙点睛,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4. 小说中反派角色的突然反转,却为整个故事画龙点睛,增强了文学张力。 5. 设计图最后加上的那一抹亮色,让整个作品立马有了生命力,真是画龙点睛。 总结:画龙点睛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巧或文章创作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和智慧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关键时刻用心去发现和捕捉那些能使人境于醒悟的事物和环境,敢演简而明,简则明快,复杂失真。驾驭细节的力量让人思考事物更深层的含义。在表达艺术和传递文字技法之外的社交场合,也可以用画龙点睛之妙,让人际感染力更为强烈与衷心迥异。
Powered by HadSky 8.4.11
©2015 - 2025 动物运动会
您的IP:127.0.0.1,2025-02-23 17:59:46,Processed in 0.125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