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固守经验,不思进取,期待不劳而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懒惰和依赖侥幸的心理。
成语的典故出自《韩非子》。故事讲述一个农夫偶然在田边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从此放弃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撞上来。结果,他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兔子,还荒废了田地。
近义词:一成不变、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反义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随机应变
造句示范:
1. 公司不能守株待兔,需要通过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2. 他总是守株待兔,从不主动学习新技能。
3. 面对变化的市场,经营者必须避免守株待兔的心态。
4. 守株待兔的学习方式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5. 故事中的农夫因为守株待兔,最终一无所获。
总结:“守株待兔”提醒我们,成功需要努力和行动,而不是依赖巧合和运气。